跨界實驗室|關於老物》聊聊你不知道的健身史,以及那些獵奇的健身故事及配件 | 1% Style


我健身大概七八年,從瑜伽、有氧舞蹈、飛輪、游泳到重量訓練都涉略一些,最近發現,健身近年的流行態勢,連「時尚」都要亦步亦趨地跟進,實在讓人大開眼界。但健身的歷史,其實比你想像中還「老」,從裸體練習的希臘戰士到穿鋼鐵內褲的國王,這段歷史不只荒謬,有些還有點獵奇。

跟著法老深蹲

埃及三千年的歷史裡,法老除了是統治者外,他也是太陽之子和神的化身。於是乎,他的身體既然是「神性的容器」,所以必須年輕、健康而且穩定,為了證明這件事,法老必須鍛鍊核心肌群以保持穩定站姿,轉動身體訓練側腹協調來扮演戰神,還要深蹲高舉雙手三分鐘化身「太陽王」,更要在神殿裡抬膝奔跑馬拉松;而且,更重要的是,法老運動時都必須穿戴沈重的聖袍和王冠,用以宣告眾人自己的「神性」

 

一圖看懂

石碑上的埃及法老,動作和姿勢確實是精於鍛鍊的身段。(圖/Josefina Huang提供)

分享本圖

同樣的,埃及的皇后為女神Isis的容器,她的「運動」則跟法老有所同、有所不同。比較經典的,她必須在儀式上以類似肚皮舞的扭腰並輕快地轉動骨盆,接著採一種蓮花式的盤坐同時帶著眾人詠唱,讓神性可以透過她的身體澆灌眾人。

這樣的「身體律動相等於宇宙秩序」的觀念,同樣也影響了所有埃及人。他們日常勞作、建造神殿和搬運石材,都是以「服務神」為核心,於是,既然他們有能力建造一座總重量可能超過 600 萬噸的金字塔(相當於15,000 架滿載的波音747),可見他們身體相當健壯;如果是士兵,那就更加嚴格,因為他們是聖戰士,進行高強度的全能訓練,在沙漠或河裡用肉身戰鬥,用現在的話來說就是一群沒有高科技武器的特種部隊,那個身體素質不是用「好」就足以概括的。

裸體健身才是好市民

不過,相較於埃及人,你知道誰更愛鍛鍊肌肉嗎?答案是古希臘人。而且,他們不只健身,還要赤身裸體在眾人面前鍛鍊。

在古希臘城邦時代,公民都被當作戰士培養,因此健身是一種人人都要保衛國家的義務。更因此他們發明了奧林匹克競技賽,從擲鐵餅、摔角到賽跑等運動不一而足,而這些運動我們仍能從雕像中看到;他們除了提倡健康與強壯,身體更要看起來協調和平衡,因此他們的肌肉線條不是健美式的極致,而是和諧且對稱的挺拔。

 

一圖看懂

考古出土的希臘雕像。(圖/Josefina Huang提供)

分享本圖

為了這個目標,他們甚至建立了公共健身房,而且,訓練時必須要「裸體」——一絲不掛、沒有遮掩,而且連內褲都不許穿。因為身體就是靈魂的證明,赤裸裸的身體才誠實且值得尊敬,而遮掩,就是可恥;除此之外,健身房裡還有哲學思辨課,蘇格拉底可能會站在旁邊一邊看你深蹲,一邊問:「你鍛鍊這雙腿,那你有沒有鍛鍊過你的靈魂?」哈!這是不是有點荒謬?

在雅典,人們相信身體是靈魂和意志的外顯,有挺拔健壯的身體代表自律和理性,配得起參與政治和承擔公民責任,如果肌肉鬆弛或有個大大的肚腩,就不配談政治也不配去投票;而在斯巴達,健身鍛鍊更為激進,大概七歲的男孩會被送往軍營,學會赤腳長跑、搏鬥、野外求生,有沒有肌肉這件事不只是審美,更是生存問題,而且,連少女也都要鍛鍊身體,因為他們認為「母體強壯孩子才會強壯」,這些都是「國家級的優生政策」。

之後,健身這個舞台交給了羅馬人。

終極殺戮遊戲線下版

羅馬帝國之所以強盛,除了戰術靈活與軍團組織縝密,更關鍵的,是對身體的「徹底管理」與操控,人人都要學會手格鬥和武器操作,一身肌肉的存是為了入侵、征戰和殺戮,才得以征服歐陸。

一圖看懂

代表羅馬戰士力與美的雕像。(圖/Josefina Huang提供)

分享本圖

在古羅馬,健身最極致的展現無非就是角鬥士(Gladiator)了,他們通常是奴隸、戰俘與罪犯,有著堆疊著肌肉和脂肪的厚實身體,相互廝殺讓公眾觀賞,人們擠進競技場,不是來欣賞肌肉線條,而是為了看血濺沙地或殘肢斷臂。暴力讓人興奮,在死亡分出勝負的瞬間全體沸騰,勾出人類內心嗜血與懼怕的矛盾。

讚美肌肉的時代,並沒有持續太久。接下來,歐洲迎來一段漫長的黑夜:中世紀。

西羅馬帝國正式滅亡後,歐洲的秩序和城市文明全面瓦解,加上連綿的戰亂、農收驟減導致飢荒,疾病瘟疫全都一起席捲而來,人們失去了生命的盼望,這時,基督教站出來說:「唯有信仰才能拯救你們!」這是基督教掌握了至高話語權的時代。

在中世紀有人健身嗎?連飯都吃不飽了,怎麼可能想要鍛鍊?而且當時的基督教認為「身體」是罪性的根源,甚至禁錮了靈魂,所以鍛鍊身體是除了勞作以外不可能發生的事。他們更進一步宣導,肉體和慾望是拖你下地獄的包袱,要救贖靈魂,就要禁食、禁慾、苦修,應該該懺悔它壓抑它處罰它。

然而,在這個時期還是有一群人可以鍛鍊身體:騎士他們作為軍事的貴族,從小會接受馬術、長矛、劍術與近身搏鬥的等訓練,把強壯藏在鎧甲底下,成為少數上帝允許的特例。

從為了美感的鍛鍊到偷吃步

你可以說,肉體被教會鎖死了幾百年,但進入 14 世紀,黑死病在短短幾年內奪走了歐洲近三分之一的人口,所有人乃至教會神職人員都無法倖免。祈禱無法帶來食物,肉身的苦修也可能死亡,於是這個曾經堅不可摧的信仰體系開始出現裂痕,人們不再把希望全然寄託於天堂,開始重新低頭凝視人間,重新閱讀古希臘與羅馬留下的文本,挖掘出雕像與建築,驚訝地發現,身體原來在百年前被視為知識與美的結晶。

接著,藝術家們畫起裸體,雕塑家重新創建肌肉線條,科學家、醫生甚至哲學家也參與其中。文藝復興終於開始。你認識的達文西就是最好的例子,他沉迷於人體,為了知道肌肉怎麼收縮、骨頭怎麼承重,他甚至解剖超過三十具屍體,最後,他畫下「完美人體」的比例原型;而米開朗基羅的《大衛像》則是充滿肌肉張力的立體演繹,連西斯汀禮拜堂創作的《創世記》,上帝、亞當甚至天使的肌肉也都線條分明,彷彿那才是天堂的靈魂容器。在這些畫布與雕像上,肌肉再一次成為美和哲理的話語,甚至上升到人性與宇宙的通道。

一圖看懂

文藝復興最具代表性的壁畫《創世記》呈現了米開朗基羅眼中的上帝,讓「肌肉」再一次成為美和哲理的話語,甚至上升到人性與宇宙的通道。(圖/Josefina Huang提供)

分享本圖

在這段時期,人的身體還不只是藝術品,更首次進入了科學與醫學的範疇。 1553年,西班牙人克里斯托寶・麥登斯寫下了史上第一本專門探討體育鍛鍊的書《健身鍛煉及其好處》; 義大利醫生Mercuriale則發表了《體操的藝術》,細緻分析古希臘羅馬的養生與鍛鍊方式。

從走路、跳舞到游泳、拳擊,甚至唱歌與釣魚都被分類為不同強度的鍛鍊法,這些書成為歐洲接下來兩個世紀的健身教科書。

但16世紀的上流人士,更會為了美感,開始在衣服裡添加了大量的填充物(bombast doublet),讓身體看起來異常壯碩,這不只是當年的男性時尚,而是一場權力的展演,是穿上身的肌肉濾鏡。

一圖看懂

當肌肉成為展示「戰力」的基礎,偷吃步的「違建」必然發生。圖為亨利八世的肖像畫。(圖/Josefina Hung 提供)

分享本圖

王者更必須藉此明示國家軍事力量和統治權威,他們會用衣服頂出一副我的國家最強盛的樣子。以亨利八世經典的肖像畫為例,他的肩膀、手臂、腰身、大腿小腿都誇張地膨脹,只差臉沒有塞進大量棉花了;他這麼做,是為了要讓臣民敬畏他的體魄,也讓敵國懼怕英國的力量。

另外,當年沒有個人廁所,為了方便大小便,男性褲子中間的設計是中空的,會用另一塊布遮擋生殖器部位。不過這塊布後來更「進化」成王公貴族炫耀「天賦異稟」的裝飾品,稱作 Codpiece——這是一個外顯的生殖器造型,裡面會填充羊毛、亞麻、絲綢,有時還會搭配皮革、羽毛或珠寶鑽飾,更華麗的版本甚至使用絲綢、蕾絲製成; Codpiece 也常用於高級訂製的盔甲設計,不但要鼓起來,還要逼真,有些甚至以鎏金或掐絲琺瑯打造,有些過大的造型甚至導致上不了馬,可以說是任性地「性權威」表現。我們今天看來可能會有點害羞,但在當時,這可是潮到最高點的男性時尚。

一圖看懂

另一種潮到最高點的男性「性時尚」——Codpiece。(圖/Josefina Huang提供)

分享本圖

超精準人體使用手冊

17與18世紀的啟蒙時代,人們秉持理性和實證精神,身體的被拆解成一套可被計算、分解、優化的系統。在軍事學校與菁英教育中,身體訓練第一次被編入必要課綱,為現代理解的健身運動鋪路。接下來,我們快轉到19世紀,歐洲各地出現了第一批體育學者,除了將健身推向更科學和標準化,還發明了器材來提升成效。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瑞典醫生古斯塔夫·詹德(Gustav Zander)。他從小體弱多病,學習體操以來增強體魄,在進入醫學院後,他發現「抗阻訓練」對身體與健康的深遠影響,除了雕塑身形,更能改善關節活動度並促進健康,於是以槓桿、皮帶、滑輪與彈簧設計出世上第一套有系統的健身器材,前後共30 幾種針對不同部位的訓練機器,並在1892年開始了由他命名的「Zander Institutes」健身中心(有點類似於今天的「物理治療診所 × 高級健身房」的結合體)。

一圖看懂

19世紀的抗阻訓練器材,可以說是當代健身房的濫觴。(圖/Josefina Huang提供)

分享本圖

一圖看懂

另一種看起來很炫的抗阻訓練器材。(圖/Josefina Huang提供)

分享本圖

1910年代左右,全球已有超過300家這樣的空間,讓人們第一次相信,靠著機械輔助,能精準鍛鍊肌肉與體態。於是乎,健身從此不再只是軍隊或體育選手的專利,而走進了醫學和復健領域之中。

看著保存下來的照片,除了鑄鐵的雕花機器美到不可思議以外,更辣眼的是人們穿著硬挺的西裝和馬甲裙撐,雖然我可以理解當時彈性布料還沒有發明,但是不是蠻荒謬的?

除了上健身房的潮流開始成形,19世紀更讓人驚訝的是,原始人飲食(Paleo diet)與冰浴減脂法就已經被提出,只是沒有酷炫的名字而已。你可以說,健身這個議題好像近年蔚為流行,但其實,我們只是在一套關於身體的歷史劇碼中重複登場。

從埃及法老的儀式,到希臘的赤裸體態,再到文藝復興畫布上的肌肉線條,甚至16世紀填滿棉花的肌肉裝束和極致的陽具外衣,最後進入工業革命後的肌肉機器訓練場,身體在不同時代,是信仰、權利或身份的延伸。

也許健身這件事,從來不只是為了健康或外表,更是關於你想成為什麼樣的人。好的,這一段就此打住,我先去練腿,就這樣就好

 

 



Source link

Related posts

健身》Red Bull健身台灣決賽 Tumaz Strong健身房稱王前進雅典爭世界冠軍 – 自由體育

Red Bull 健身台灣決賽冠軍出爐!Tumaz Strong前進雅典

56歲健身達人、擁有數百萬粉絲 Bill Maeda ,除了用鋼牙舉起 60 公斤重量壯舉,平時怎麼吃怎麼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