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thor

健康編輯



【記者 周澄予/台北 報導】再生醫美新概念PROFHILO逆時針 於9月7日在台北文華東方酒店舉辦上市發表會,正式引進台灣市場。活動邀請瑞士IBSA原廠高層及國內外專家齊聚,更邀請品牌形象大使 曾馨瑩 親臨現場分享自身體驗,展現「真誠之美、永恆自信」精神,共同開啟自然美學新篇章,為台灣醫美與再生醫學領域注入全新思維。

PROFHILO逆時針正式登台 攜曾馨瑩引領再生醫美新趨勢
▲林政賢醫師(左一)、梁仲斌醫師(左二)、林上立醫師(左三)、薛博仁醫師(左四)、台灣獨家代理商馬淑娟董事長(中)、台灣醫用雷射光電學會理事長胡倩婷醫師(右五)、Dr. Lucija Grittern(右四)、Dr. Lam Bee Lan(右三)、IBSA 全球醫學事務經理 Tiziana Rossi(右二)與亞洲區業務發展總監 Derris Loy(右一)。

瑞士原廠 IBSA Farmaceutici 亞洲區業務發展總監 Derris Loy與全球醫學事務經理 Tiziana Rossi 特別出席,展現對台灣市場的重視,同時規劃多場專題演講,由德國皮膚專科醫師 Dr. Lucija Grittern、新加坡醫學總監 Dr. Lam Bee Lan、台灣醫用雷射光電學會理事長胡倩婷醫師,以及皮膚專科專家 林政賢醫師、林上立醫師、梁仲斌醫師、薛博仁醫師共同參與,聚焦於 NAHYCO Hybrid 專利技術與BAP注射概念,展現PROFHILO逆時針在國際專業領域的多元應用與臨床經驗。

PROFHILO逆時針正式登台 攜曾馨瑩引領再生醫美新趨勢
▲國際講師講述PROFHILO逆時針的獨特之處。

專家齊聚,分享核心技術與臨床觀察。Dr. Lucija Grittern 與Dr. Lam Bee Lan 深入解析 NAHYCO Hybrid 專利技術,說明其技術將高、低分子玻尿酸結合為非交聯的高濃度新分子,保留各自高低分子玻尿酸特性同時達到高流動性以及高持久性,從而從皮膚基底呈現「彈力重啟、自然逆轉」的再生美學理念。他們同時以十年間不同膚質與年齡層的實際成功案例,分享臨床觀察。

PROFHILO逆時針正式登台 攜曾馨瑩引領再生醫美新趨勢
▲台灣皮膚科專家分享自身臨床經驗、數據與見解。

台灣專家方面,林上立醫師與梁仲斌醫師分別探討臉部與頸部BAP注射技巧以及臨床應用經驗。BAP注射技巧是經由科學依據與臨床經驗,依據面部解剖學與血管分布,避開重要血管與神經,所設計出的臉部5個與頸部10個注射點位,達到減少入針次數、提升舒適度與均勻擴散的目標,林上立醫師表示,以最精湛的技術帶出產品,施打在正確層次,能展現令人驚艷效果。林政賢醫師則以比較研究為基礎,探討亞洲與歐洲族群在臨床數據與真實案例上的差異,提供台灣醫師更具在地性的參考依據,與來賓探討,以實際臨床文獻證實,亞洲族群的臨床表現相較歐洲族群更為亮眼,無論是皺紋的減少還是肌膚的彈性皆呈現明顯改善。薛博仁醫師分享,透過臨床經驗觀察,PROFHILO逆時針在緊緻與保濕等層面能呈現持續性的表現,亦強調,臨床規劃需依個別需求而定,展現專業醫師在再生醫美領域的重要角色。

PROFHILO逆時針正式登台 攜曾馨瑩引領再生醫美新趨勢
▲PROFHILO逆時針為台灣再生醫美領域開啟新篇章。
PROFHILO逆時針正式登台 攜曾馨瑩引領再生醫美新趨勢
▲多位醫師齊聚發表會現場,共同關注PROFHILO逆時針臨床應用。

PROFHILO逆時針自2015年於歐洲問世,十年間已拓展至全球90多個國家,已累積多年臨床使用經驗,成為廣受國際肯定的再生醫美方案之一。梁仲斌醫師表示,PROFHILO逆時針能創下將近一個月,即累積上百例施作經驗,消費者要的是療程所呈現的價值,而非價格。透過此次發表會,不僅展示了專利技術與臨床應用的多面向,更促進跨國專業交流,讓台灣醫美市場與國際趨勢接軌。PROFHILO逆時針的正式引進,象徵再生醫美理念在亞洲開啟全新篇章,為產業帶來更多專業交流與價值探索。(照片:業者提供)



Source link

0 comment
0 FacebookTwitterPinterestEmail



謝惠翔醫師返鄉服務 金寧衛生所醫療量能再升級


發布日期:


記者:

蔡麗玉/金寧報導。


點閱率:29


金寧鄉長喜迎謝惠翔醫師(右)加入金寧衛生所。(公所提供)


金寧鄉衛生所近年持續提升醫療服務品質,即日起由長庚大學醫學系畢業、具兒科專科醫師資格的謝惠翔醫師,正式加入金寧鄉衛生所,成為常駐醫師之一。未來,他將與同仁攜手守護金寧鄉親的健康,提升地方基層醫療服務的量能與品質。
謝惠翔醫師畢業於長庚大學醫學系,曾任林口長庚兒科住院醫師及兒童肝膽胃腸科總醫師,專長涵蓋一般兒科、兒童消化與營養、兒童腹部超音波、小兒預防接種,以及成人慢性病整合照護與轉介。此次返鄉服務,是個人的職涯選擇,展現醫者回饋鄉里的初心與使命。
金寧鄉長楊忠俊表示,金寧衛生所有謝惠翔醫師的加入,讓衛生所擁有兩位醫師常駐,大幅提升醫療量能,讓金寧鄉親享有更完整的健康守護。他強調,基層衛生所肩負預防醫學、急性疾病處理及慢性病管理等多重角色,醫師人力的補強,將能大幅減輕民眾舟車勞頓的負擔,「讓鄉親看病不必遠行,健康就在身邊」。
除了一般門診與兒科照護外,謝醫師的加入,對金寧鄉的公共衛生推廣別具意義。兒童健康向來是家庭與社會關注的重點,從嬰幼兒疫苗接種、常見疾病診斷,到學齡期的成長評估與營養指導,都需要專業醫師的把關。謝醫師過去在兒童消化與營養方面的經驗,正好呼應了當前基層醫療對兒童健康促進的迫切需求。
謝惠翔醫師表示,選擇返鄉服務,是希望能將過去在大型醫學中心累積的專業經驗,應用於基層,讓鄉親能享受到同樣標準的照護品質。他強調,兒科醫師的責任不只是治療疾病,更是守護孩子健康成長的陪伴者。他希望透過專業診斷與衛教,讓家長安心,並提升整體社區的健康意識。
此次謝惠翔醫師的加入,象徵地方基層醫療能量的提升,更凸顯年輕專業人才返鄉服務的價值。
隨著醫療與公共衛生網絡逐步健全,金寧鄉的健康守護版圖將更加穩固,鄉親能在家門口就享有完整、貼心且專業的醫療服務。




Source link

0 comment
0 FacebookTwitterPinterestEmail


一顆蛋的蛋白質約6-7公克,50公斤的成人一天攝取55公克蛋白質,科博特診所院長劉博仁說,吃不夠,要擔心肌少症上身;圖為情境照。(圖取自freepik)

李惠芬/核稿編輯

〔健康頻道/綜合報導〕一般人老是以為吃太多肉會早死,吃植物蛋白才比較長壽?加拿大麥克馬斯特大學(McMaster University)研究團隊卻發現,不管蛋白質來自植物還是動物,對於死亡風險的影響幾乎是一樣。

麥克馬斯特大學團隊在今(2025)年初將研究發表在《應用生理學、營養與代謝》(APNM)期刊上,他們發現動物和植物蛋白質的日常攝取量與全因、心血管疾病或癌症相關的死亡風險並不無太大關係。

麥克馬斯特大學團隊調查近1萬6千人的數據,研究他們的死亡率,與蛋白質來自植物還是動物並沒有關係,反而是動物蛋白質對癌症死亡有保護作用。

加拿大和美國政府對於蛋白質建議攝取量(RDA),為每日每公斤體重0.8公克,台灣是1.1公克,長者應增加至1.2公克。也就是說,一位體重50公斤的成年人,在美加建議下,要每日攝取40公克蛋白質,而在台灣就必須要55公克,長輩更要增加至60公克。

不過,在2014年《細胞代謝》(Cell Metab)期刊研究,認為高蛋白質攝取會導致50-65歲總體死亡率增加75%,癌症風險增加4倍。也就是這個族群吃太多蛋白質,壽命會減少、罹癌風險也提高。

科博特診所院長劉博仁在臉書分享,蛋白質攝取不夠,肌肉會偷偷在流失,很容易罹患肌少症,這又是另一個問題,他以魚類的蛋白質為例,指出鮭魚(生)有20公克蛋白質、熟的鯖魚具有22公克蛋白質。至於雞蛋,一顆雞蛋含6-7公克蛋白質,他建議,蛋白質攝取要夠。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免費訂閱《自由體育》電子報

熱門賽事、球星動態不漏接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Source link

0 comment
0 FacebookTwitterPinterestEmail




(圖/取自 cyndiloves2sing IG)

[周刊王CTWANT] 「甜心教主」王心凌迎來 43 歲生日,依舊以少女般的甜美笑容與白嫩肌膚驚艷粉絲,完全看不出歲月痕跡!不僅凍齡外貌讓人驚呼,她也大方分享自己的保養哲學,原來長年的好習慣才是她維持少女狀態的關鍵。一起來看看王心凌的5大凍齡秘訣,學會之後你也能養出同款的青春氣場。

王心凌保養方法:保濕+防曬絕對不能少

王心凌提醒,想要維持凍齡狀態,保濕與防曬缺一不可。她每天都會認真做好基礎保濕,讓肌膚維持水潤狀態,這樣不但能避免乾紋產生,上妝也更服貼。防曬則是她抗老的最大心法,不論晴雨都會堅持塗抹,連嘴唇也不忽略,因為嘴唇一旦曬黑或乾裂,就會顯得整個人老態。她強調:「防曬是所有保養中最重要的一步!」

王心凌分享43歲生日照!少女膚況太逼人,網友狂問:「甜心教主」怎麼不會老? 5個凍齡保養大公開:多年只喝溫熱飲

(圖/取自 cyndiloves2sing IG)

王心凌保養方法:長年不碰冰品、冷飲

她堅持多年只喝溫開水、熱茶與熱咖啡,即使炎熱夏天也拒絕冰飲。王心凌認為,女生少喝冰品不僅能保養身體、避免體寒,也能幫助代謝維持在最佳狀態。

王心凌分享43歲生日照!少女膚況太逼人,網友狂問:「甜心教主」怎麼不會老? 5個凍齡保養大公開:多年只喝溫熱飲

(圖/取自 cyndiloves2sing IG)

王心凌保養方法:運動+交錯訓練,維持高代謝

有氧運動強化心肺、重訓幫助增加肌肉量、皮拉提斯讓身體拉伸放鬆。三種運動交替進行,不僅讓她在舞台上保持爆發力,也能維持體態緊實、代謝力不掉速。

王心凌分享43歲生日照!少女膚況太逼人,網友狂問:「甜心教主」怎麼不會老? 5個凍齡保養大公開:多年只喝溫熱飲

(圖/取自 cyndiloves2sing IG)

王心凌保養方法:保持快樂情緒,心態比年齡更重要

王心凌強調,30 歲之前靠父母給的底子,30 歲之後就要靠自律與心態調整。快樂與正能量的情緒能讓人看起來更年輕,內心狀態會直接反映在臉上。

王心凌分享43歲生日照!少女膚況太逼人,網友狂問:「甜心教主」怎麼不會老? 5個凍齡保養大公開:多年只喝溫熱飲

(圖/取自 cyndiloves2sing IG)

王心凌保養方法:睡眠充足,盡量睡滿 8 小時

再忙也會盡可能維持規律作息,給肌膚與身體最好的修復時間。王心凌笑說,睡眠是最簡單也最有效的保養術,能讓皮膚透亮、氣色更好。

王心凌分享43歲生日照!少女膚況太逼人,網友狂問:「甜心教主」怎麼不會老? 5個凍齡保養大公開:多年只喝溫熱飲

(圖/取自 cyndiloves2sing IG)

延伸閱讀



Source link

0 comment
0 FacebookTwitterPinterestEmail


Tumaz Strong健身房奪冠(Red Bull提供)

〔記者吳孟儒/台北報導〕健身風氣日漸興盛,全球性健身競賽 Red Bull Gym Clash 台灣決賽進行八強對決,來自北中南的體能好手代表自家的健身房參賽。最終由Tumaz Strong健身房以團隊總和410公斤的挺舉重量,以及27分33秒的完賽總成績贏得台灣冠軍,他們將於10月2至5日前往希臘雅典參與世界總決賽,爭奪地表最強健身房的榮譽。

八強的隊伍包含時刻健身、CrossFit Matrix、健身工廠、Petra Training、力煉體適能工作室、Tumaz Strong等。各家健身房精銳盡出,由兩男兩女組成隊伍,在台灣決賽中必須依序挑戰「挺舉」重量,並且在23分鐘內輪番完成跑步,以及啞鈴肩舉、波比跳、啞鈴前蹲舉等爆發力項目,這不僅挑戰選手的體能實力,更考驗團隊默契、動作精準度和時間高壓下的溝通能力。

在台灣預賽中獲得第一名的隊伍Tumaz Strong在決賽時來勢洶洶,他們把握最後出賽及舉重競技上的優勢,儘管在兩項比賽成績上與力煉體適能工作室平手,因最終以挺舉重量項目做為判定,他們成功以410公斤的成績勝出,贏得前往雅典世界決賽的門票。

Tumaz Strong成員黃羽緁在賽後訪問表示,「因爲在台灣很少有綜合體能賽事能出國比賽,所以當初一看到Red Bull Gym Clash時就決定報名,並且以拿下冠軍為目標進行訓練!」Tumaz Strong期許自己能在世界決賽盡全力做到最好,並期盼未來台灣能有越來越多人共同參與,競爭力也會越來越強。

「很過癮!」上週剛參加完夢想盃健體賽事獲得CrossFit團體組冠軍的Ariel Kuo(郭美渝),參與Red Bull Gym Clash的賽前體驗場次,她表示「雖然很累,但能和團隊夥伴一起完成賽事真的很好玩!」;而健身創作者Peeta葛格也到場共襄盛舉,他認為「像這類混合式訓練的賽事,是能凝聚整個健身房的向心力,一起讓身體變好、有共同目標努力,是相當值得推廣的!」


免費訂閱《自由體育》電子報

熱門賽事、球星動態不漏接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Source link

0 comment
0 FacebookTwitterPinterestEmail


2025/8/12 15:23(8/12 16:46 更新)



衛福部健保署長石崇良(圖)12日出席記者會表示,過去健保對周邊血幹細胞移植的給付,是比照捐血或輸血技術計價,每次約新台幣1000至2000元。近期共擬會通過調整,預計將給付提高至與骨髓移植相當,整體療程可達1至2萬元。中央社記者陳婕翎攝 114年8月12日

(中央社記者陳婕翎台北12日電)台灣滿7000名非親屬造血幹細胞捐贈,除了無私捐贈者,熱血醫療團隊功不可沒,健保署通過周邊血幹細胞移植給付從新台幣2000元左右提升至2萬元,鼓勵從事辛苦移植工作醫療人員。

花蓮慈濟醫院於32年前成立的骨髓幹細胞中心,今天舉行從0到7000的髓緣之愛記者會,向全世界宣布小小的台灣,非親屬造血幹細胞捐贈終於達7000人,花蓮慈濟醫院長林欣榮說,該中心連續3次獲世界骨髓捐贈者協會進階認證,在亞洲、全球配對率具有關鍵地位與貢獻。

健保署長石崇良表示,健保每年約有1300人接受骨髓或周邊血幹細胞移植,費用超過百萬元。然而,如果沒有善心人士捐贈骨髓,即使有再多的醫療預算也無法進行移植,在健保開辦之前,慈濟就已著手推動社會改革。

當時捐骨髓被視為「抽龍骨」,民眾普遍恐懼、排斥。石崇良說,慈濟持續努力勸募,建立起全世界數一數二骨髓資料庫,隨著醫療技術進步,除了骨髓移植,周邊血幹細胞移植也成為選項,骨髓抽取過程較為疼痛,周邊血幹細胞移植方式類似捐血,對捐贈者較為溫和。

石崇良表示,過去健保對周邊血幹細胞移植的給付,是比照捐血或輸血技術計價,每次僅給付約1000至2000元。近期,健保共擬會已通過調整方案,預計將周邊血幹細胞移植的給付費用提高至與骨髓移植相當,整體療程給付可望提升至1至2萬元。

石崇良進一步說明,這項新政策預計在8月16日完成預告,最快9月1日生效,透過大幅調整給付金額,鼓勵從事辛苦移植工作的醫療人員,讓他們獲得合理報酬與支持。

訂閱《早安世界》電子報 每天3分鐘掌握10件天下事

訂閱

中華民國血液及骨髓移植學會理事長葉士芃說,未來周邊血幹細胞移植新制給付增加8倍到10倍,醫療團隊真的非常有感,血癌與其他血液疾病患者往往急需造血幹細胞移植,尤其非親屬成功配對機率極低,依人種在十萬分之一至千萬分之一。

葉士芃認為,7000例代表7000個家庭重拾希望、迎向新生的真實見證。最重要且感動人心的,捐贈者多數不認識受贈者,但卻願意為一位陌生人承擔捐贈時的不便,期盼年輕人加入建檔行列,讓未來還有更多等待的生命有機會重生。(編輯:龍柏安)1140812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Source link

0 comment
0 FacebookTwitterPinterestEmail


記者施春美/台北報導

一名女子體重長期卡關、血糖不穩,但藉由「餐前先吃蛋白質」的飲食順序,半年就從86公斤降到62公斤,血糖也恢復穩定。(示意圖/翻攝自pixabay)

減重者常將澱粉視為洪水猛獸。醫師蕭捷健表示,減重不一定要戒絕澱粉,一名女子體重長期卡關、血糖不穩,但藉由「餐前先吃蛋白質」的飲食順序,半年就從86公斤降到62公斤,血糖也恢復穩定。他表示,餐前先補充蛋白質,能穩定血糖,進而讓後續吃進的食物不易囤積成脂肪,這正是該女子成功瘦身的關鍵。

減重醫師蕭捷健在YouTube頻道指出,上述女子之前減重總是卡關,體重忽上忽下,血糖也不穩定,於是建議她每餐都先吃蛋白質,例如豆腐、雞蛋、瘦肉。半年後該女子體重從86公斤減至62公斤,血糖也變得很穩定。

蛋白質緩衝:人先吃蛋白質,可避免血糖突然飆升

蕭捷健表示,該女子並未採用極端飲食,也未戒斷澱粉,只是調整飲食順序,即改變整個代謝系統的平衡。他說明,「蛋白質緩衝」的作法是讓蛋白質先進入人體,先擋住之後要吃進的澱粉,可避免血糖突然飆升,也避免胰島素亂衝。

「飯可以吃,但要先攝取蛋白質墊墊肚子。」他表示,民眾吃飯,應先吃蛋白質,讓身體慢慢消化、吸收,這樣的方法飯後不會昏沉,也比較有飽足感、不容易嘴饞,類似天然腸泌素,即最近流行的「瘦瘦針」功效。

蕭捷健指出,2019年康乃爾醫學院研究發現,先吃肉、菜再吃碳水,可以讓飯後血糖反應下降40%。餐前先補充蛋白質,後續再進食就不易囤積成脂肪,這正是該女子成功瘦身的關鍵。

更多三立新聞網報導

★立即加入《三立新聞網》LINE官方帳號,給你最新焦點話題



Source link

0 comment
0 FacebookTwitterPinterestEmail


新型頭皮冷卻技術或成化療脫髮救星

化療是治療癌症的重要手段,但其副作用之一的脫髮,常令患者身心俱疲,嚴重影響生活品質。脫髮不僅影響外觀,更會加劇患者的心理壓力和社交焦慮,甚至影響治療的依從性。目前,頭皮冷卻技術是減少化療脫髮的主要方法,但其效果和便利性仍有待提升。近期,一種新型「洗髮式」頭皮冷卻凝膠的出現,為化療患者帶來新的希望。

現有頭皮冷卻技術的局限性現有的頭皮冷卻技術主要分為兩種:冷卻帽和冷卻頭套。這些裝置利用低溫降低頭皮血液循環,減少化療藥物到達毛囊的劑量,從而保護頭髮。然而,這些技術存在一些局限性:

價格昂貴且使用不便:

冷卻帽和頭套價格不菲,且需要專人操作和維護,增加了患者的經濟負擔和就醫成本。部分醫院甚至沒有配備相關設備,限制了患者的使用。

冷卻效果不均勻:

由於頭部形狀和頭髮厚度等個體差異,冷卻帽和頭套難以確保頭皮各部位的溫度均勻一致,導致冷卻效果參差不齊。部分患者即使使用了冷卻帽,仍然會出現明顯的脫髮。

舒適度欠佳:

長時間佩戴冷卻帽或頭套會引起頭皮不適,例如頭痛、頭暈、頸部僵硬等,部分患者甚至難以忍受,被迫中途放棄使用。

洗髮式凝膠的突破與優勢

相較於傳統的頭皮冷卻技術,洗髮式凝膠具有以下優勢:

使用簡便,如同洗髮:

患者只需在化療前將凝膠塗抹於頭皮,如同洗髮般按摩即可,無需額外設備和專業人員操作,大大提高了便利性。

冷卻效果更均勻:

凝膠狀質地能緊密貼合頭皮,確保冷卻效果更均勻,有效覆蓋所有毛囊,減少脫髮風險。

提升患者舒適度:

凝膠質地柔軟,使用時不會產生壓迫感和不適,提升了患者的舒適度和耐受性,鼓勵患者堅持使用。

成本更低,易於普及:

相較於昂貴的冷卻帽和頭套,洗髮式凝膠的成本更低,更容易普及,讓更多患者受益。

臨床試驗與未來展望

目前,洗髮式凝膠已進入臨床試驗階段。初步研究結果顯示,使用該凝膠的化療患者的脫髮程度顯著降低。雖然具體數據尚未完全公開,但已有多項研究表明其在減少化療脫髮方面的潛力。未來,隨著更多臨床試驗數據的發布,我們將對其有效性和安全性有更全面的了解。

如果洗髮式凝膠的臨床試驗最終能證實其有效性和安全性,它將有望成為化療脫髮的有效解決方案,為數百萬癌症患者帶來福音。這不僅能改善患者的外觀和生活品質,更能提升他們的心理健康和抗癌信心。

潛在挑戰與待解問題

儘管洗髮式凝膠展現出巨大的潛力,但仍有一些潛在挑戰和待解問題需要進一步研究:

長期有效性和安全性:

需要更大規模、更長期的臨床試驗來驗證其長期有效性和安全性,例如是否會對頭皮造成刺激或其他副作用。

適用範圍和個體差異:

不同类型的化疗药物和不同的癌症类型,其脱发程度和机制可能有所不同,需要研究凝胶在不同患者群体中的有效性。

最佳使用方法和劑量:

需要進一步研究凝膠的最佳使用方法和劑量,以達到最佳的冷卻效果和患者的耐受性。

總結與展望

洗髮式凝膠的出現,為化療脫髮的防治帶來了新的希望。其便捷的使用方式、更均勻的冷卻效果和更高的舒適度,使其成為極具潛力的頭皮冷卻技術。雖然仍需更多臨床試驗數據來驗證其有效性和安全性,但其發展前景令人期待。相信在不久的將來,這種創新的技術將能幫助更多化療患者擺脫脫髮的困擾,重拾自信和美麗。 我們期待看到更多研究成果,並期盼這一技術能早日造福廣大癌症患者。

Newsflash | Powered by GeneOnline AI
原始資料來源: GO-AI-6號機 Date: The formatted date is: September 3, 2025





Source link

0 comment
0 FacebookTwitterPinterestEmail


劉筱薇表示,蕁麻疹雖是常見的皮膚病,但也不可輕忽。(示意圖/記者楊晴雯攝影)
劉筱薇表示,蕁麻疹雖是常見的皮膚病,但也不可輕忽。(示意圖/記者楊晴雯攝影)

蕁麻疹是現代常見的皮膚疾病,中醫典籍裏也記載甚多,如「癮疹」、「風疹塊」等。澄品中醫院長劉筱薇表示,蕁麻疹雖是常見的皮膚病,但也不可輕忽,若是發生於喉嚨處,病人可能會出現胸悶、呼吸困難的症狀,嚴重時甚至還可能危及性命,因此劉筱薇建議,若想避免發作,烤的、炸的、辣的、甜食都要少吃,避免腸胃失調,引發皮膚搔癢的困擾。

劉筱薇在臉書粉專「澄品中醫」中發文,指出蕁麻疹最主要的外因,首為風邪,再伴隨個別體質和情緒因素,造成癢疹發作。「風者,善行而數變。」風邪致病是變化多樣而迅速的,蕁麻疹發無定時,有時出現有時隱沒,正是風邪的特質。

劉筱薇表示,蕁麻疹雖是常見的皮膚病,但也不可輕忽。蕁麻疹是皮膚內的血管擴張,且通透性增加,有時這情況發生在較深層部位的血管時,皮膚的腫脹會加厚,又稱「血管神經性水腫」,常見於嘴唇、眼皮和手腳掌,若發生於喉嚨,病人可能會有胸悶、呼吸困難等症狀,嚴重時甚至可危及生命。

而蕁麻疹誘發的原因很多,又分為急性和慢性,常見的是因為特殊過敏原誘發,如特定的食物或藥物,有時甚至也找不出原因,若發作時間超過6個星期,就稱作「慢性蕁麻疹」,病情可能維持數月或數年,或是每隔一段時間就反覆發作。

劉筱薇說明,中醫治療蕁麻疹,必用解表疏風藥,以調和營衛為主,再視個人體質決定用藥方向。近年來由於民眾偏愛重口味飲食,導致脾胃多發溼熱,腸胃失調而發病的病例逐漸增多,太常吃烤、炸、辣、甜食,都可能會漸漸導致體質有所偏差,最後引發皮膚搔癢的困擾。

最後,劉筱薇說,中醫對於急性蕁麻疹的醫治,療效快速又不傷身,有時候癢疹可能再次反覆發作,必須搭配飲食和生活作息的調整,才能達到一勞永逸的效果。

 

更多三立新聞網報導
喝對咖啡腎結石風險降3成!醫示警「2成分」要小心:不減反增
睡滿8小時沒用!女性「1睡法」死亡風險飆高78% 研究結果曝光
台灣生育率全球最慘!外媒點名「1地區」超會生 2關鍵原因曝光
一票人險上當!這封email千萬別點 網址「2字結尾」100%是詐騙

免責聲明:本文為外稿合作單位授權刊登,如對內容有任何疑問,請向原作單位確認。



Source link

0 comment
0 FacebookTwitterPinterestEmail


營新醫院結合廟埕文化推動在地失智友善場域,讓信仰空間成為社區居民熟悉、安心的健康促進據點。(營新醫院提供)

〔記者王涵平/台南報導〕9月國際失智症月,營新醫院結合廟埕文化推動在地失智友善場域,以「深化信仰場域」為核心,讓信仰空間成為社區居民熟悉、安心的健康促進據點。

失智症推廣宣導活動今日在鹽水月港武廟舉辦,透過「文化與健康」跨域結合,呈現營新醫院今年推動的失智友善成果,聚焦鹽水大眾廟、新營大將公廟、新營真武殿與鹽水月港武廟等4間合作廟宇,展出友善標示優化、簽署合作、文化互動等內容。其中,鹽水月港武廟作為示範點,優化後的廁所標示簡潔明確,協助長者與失智者正確辨識,避免混淆,成為南市文化信仰場域中具代表性的友善案例。

活動內容從廟埕空間延伸至社區日常,結合鹽水蜂炮等在地特色與健康教育,並展示長者創作作品,創造世代共享的參與感與社區認同。現場同時規劃闖關遊戲、失智認知宣導、交通安全及走失預防服務,邀請警察局、監理站與在地商家共同參與,串聯社區支持網絡。

南市衛生局科長黃芷玲指出,透過在地文化連結長者生命經驗,推動失智友善社區,不僅能拉近居民與失智議題的距離,更能促進社區共融與共老。

南市高齡人口已逾34萬人,鹽水、新營區推估約有1700位失智人口,失智議題亟需社會共同關注。營新醫院表示,自2022年起攜手衛生局推動失智友善計畫,持續整合醫療、宗教與社區資源,4年來以文化信仰場域為基礎,深化在地照護與友善實踐。

9月國際失智症月,營新醫院結合廟埕文化推動在地失智友善場域,以「深化信仰場域」為核心,讓信仰空間成為社區居民熟悉、安心的健康促進據點。(營新醫院提供)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免費訂閱《自由體育》電子報

熱門賽事、球星動態不漏接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Source link

0 comment
0 FacebookTwitterPinterest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