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y:

外泌體文獻 網路分享


寵物專用幹細胞療法即將問世

對於現代人來說,與其自己生小孩,更偏好飼養毛小孩,因此對於寵物的健康也更加看重;美國聖地牙哥新創公司 Gallant 本週宣布成功募資 1,800 萬美元,目標是推動全球首項可即時使用的 FDA 核准幹細胞療法進入獸醫領域,若順利通過監管審查,將可能改變寵物醫療的治療方式。

雖然幹細胞在人體醫療上已研究多年,但用於動物治療仍屬實驗階段。成立七年的 Gallant 計畫首波鎖定治療貓咪慢性齒齦口腔炎(FCGS),這是一種嚴重且疼痛的口腔疾病。該公司預期此項療法有望在 2026 年初前獲得 FDA 核准。

目前已有初步研究顯示幹細胞療法具有潛力;以關節炎狗狗為例,接受治療後在疼痛與行動力上均有改善,有些療效甚至可維持長達兩年。不過在針對貓咪腎病的幹細胞療法研究中,結果則較差,而這也是 Gallant 未來預定處理的另一項疾病。

跨物種細胞也能用?

與傳統幹細胞療法需從病患本身或組織配對的捐贈者身上提取細胞不同,Gallant 的最大特色是提供現成可用的幹細胞,甚至可來自不同物種的捐贈動物,主打高便利性與可量產。

市場對此顯然看好,本輪募資由原始投資者 Digitalis Ventures 領投,並獲得曾投資首項 FDA 核准人用幹細胞療法的 NovaQuest Capital Management 加入。

Gallant 的創辦人 Aaron Hirschhorn 曾創立寵物保母媒合平台 DogVacay,後來將公司賣給競爭對手 Rover。不幸的是,Hirschhorn 已於 2021 年過世;如今 Gallant 由 Linda Black 接任總裁兼首席科學長,她幾乎從創立初期就加入,延續創辦人願景,至今 Gallant 累積募資總額已達 4,400 萬美元。

隨著技術發展與監管進程推進,寵物幹細胞療法將有望從實驗階段邁向臨床應用,並成為未來獸醫市場的新選項。

(首圖來源:Unsplash

想請我們喝幾杯咖啡?

icon-tag

每杯咖啡 65 元

您的咖啡贊助將是讓我們持續走下去的動力

總金額共新臺幣 0

《關於請喝咖啡的 Q & A》





Source link

0 comment
0 FacebookTwitterPinterestEmail


鉅亨網記者劉玟妤 台北

寶泰 (7850-TW) 旗下牧騰今 (28) 日宣布,推出「寵物幹細胞與外泌體自體儲存服務」,為毛孩日後對抗老化與退化性疾病備足醫療資源,搶攻寵物高齡化商機。

牧騰指出,提取寵物幹細胞與外泌體需要透過臨床獸醫診所,以及高規格實驗室人員配合完成,可在寵物進行結紮手術時進同時進行,無需額外手術,採集少許腹部脂肪組織後,進行細胞分離、擴增與低溫冷凍儲存,儲存在符合 GTP 規範與 ISO 標準的細胞庫中。

牧騰表示,台灣毛孩高齡化加速,寵物醫療需求與日俱增,許多飼主面臨寵物退化性疾病與慢性照護的壓力,而再生醫學與幹細胞療法成為國際動物醫學的新興醫療領域。

根據 Grand View Research 報告,全球獸醫 2022 年再生醫療市場規模達 2.58 億美元,預估 2023 至 2030 年年複合成長率 (CAGR) 高達 12.54%,預期這波成長將從「治療為主」走向「預防為先」、「修復導向」的轉型趨勢帶動。

牧騰提到,目前已與全台超過 250 家動物醫院建立合作關係,累積超過 3000 例毛孩細胞處理經驗,未來持續與獸醫教學單位合作,共同推動細胞儲存、製劑應用到臨床治療的完整生態系。

牧騰為寶泰 100% 轉投資子公司,雙方深耕寵物再生醫學領域,因此推出寵物幹細胞與外泌體儲存服務。另外,寶泰也已完成送件申請公開發行,預計 8 月初登錄興櫃。

更多鉅亨報導
寶泰發展多IP寵物新藥 力拚8月初登錄興櫃
牧騰攜手寶泰鎖定寵物醫療市場 搶攻千億毛孩商機



Source link

0 comment
0 FacebookTwitterPinterestEmail


工商時報 杜蕙蓉

羅麗芬-KY推新品,健保署署長石崇良(左)親臨祝賀。圖/杜蕙蓉
羅麗芬-KY推新品,健保署署長石崇良(左)親臨祝賀。圖/杜蕙蓉

瞄準外泌體商機, 羅麗芬-KY(6666)宣布,攜手北醫、訊聯開發全新醫研保養品,預計第四季全面在兩岸上市。總經理饒煥文表示,初步將以單季營收 3,000 萬人民幣為目標,預期在雙 11 與雙 12 的效應下,應可帶動下半年整體營收成長。

董事長羅麗芬表示,此次三方聯手推出兩款醫研保養新品——「煥能修護安膚水」與「逆時青春霜」,將率先在台灣推出限量版 1,000 套保養品,另外新系列的紫色款包裝則預計第四季全面透過電商開賣。

饒煥文表示,此次發表的新品,搭載北醫大研發的「紅球薑抗老化之天然物」與羅麗芬獨家研發的梔子花植萃,並加入訊聯植萃融合哺乳類幹細胞的外泌體,打造結合臨床醫學專業與尖端生技的專業醫研保養品系列,讓原本侷限於高端醫美的幹細胞外泌體正式走入日常居家保養。

該兩款保養品將於8月15日至18日參展「台北國際美容展」。

饒煥文指出,為拓展營運版圖,今年新系列將先推出三款產品,明年再增三款,完成共六款的完整系列化布局。且此新系列產品將有別於過去的實體銷售通路,而是以淘寶、小紅書、抖音等全線電商平台為主,今年 9 月將率先透過約 120 位 KOL 試銷,並鎖定雙 11、雙 12 進行大規模直播與全面上架。

除了產品升級,羅麗芬也同步啟動人才升級計畫,宣布成立「AI新美業教育平台」,作為未來美業人才的數位成長基地。平台專注於培育學員運用AI工具與社群媒體進行個人品牌經營、內容行銷與顧客經營的實戰能力。

更多中時新聞網報導
台積電2奈米機密外洩 專家急喊提告2日商:比中芯付出更慘代價
汽車關稅成謎!就算降稅也未必降價?車商3招讓利「狂賀進口車大降價只在夢裡」
台積電可望豁免 新台幣強升1.7角 專家透露「進口商逢8就買」



Source link

0 comment
0 FacebookTwitterPinterestEmail


你應該要知道的食事

乳牛產量雖高,卻也面臨乳腺發炎與生理耗損風險。希伯來大學2025年研究指出,幹細胞分泌物(secretome)能有效抑制乳腺細胞發炎、提升乳脂生成,為乳牛健康與乳品質提升提供天然、無藥的新解方。此技術未來有望應用於飼料添加,減少抗生素依賴,為乳品業帶來永續轉型契機。

撰文=編輯部

現代乳牛日產超過50公升,雖展現卓越產能,卻也承受巨大生理壓力。乳腺常出現慢性發炎與乳房炎(mastitis),導致產量每下降約25%,醫療費、廢棄乳、人工成本讓每次發病在30天內造成高達128至444美元損失。乳腺細胞在高產、氣候壓力與慢性病負荷下會出現細胞壓力反應與功能退化,迫切需要新的解決方案來兼顧牛隻福利與乳品品質。

2025年7月,希伯來大學研究團隊發表研究指出,幹細胞分泌物(secretome)可改善乳腺細胞健康與代謝功能。研究以人及動物常應用於醫療的間質幹細胞(MSC)及其幹細胞分泌物為對象,於離體乳腺細胞模型中測試其效用。

結果顯示,無論是在細胞受到模擬炎症劑(如脂多醣)或氧化壓力刺激下,MSC分泌物都能明顯抑制發炎相關基因(TNFα、IL-6)表現;同時,脂肪生成基因(FASN、ACC、DGAT)活性及三酸甘油脂含量也顯著提高。研究進一步指出,幹細胞產品無需直接與細胞接觸,僅透過其分泌物即可發揮代謝調控作用,這是首次在乳腺細胞中觀察到此類效果。

這項研究為首次以科學佐證MSC分泌物對乳腺細胞具有「抗炎」與「促脂」的雙重效益,並確認其作用機制不需細胞接觸。未來若能添加於飼料並被有效吸收,將具實際應用潛力。

飼料添加劑的新可能:安全、自然、無侵入

研究人員指出,若幹細胞分泌物的活性成分能在飼料中穩定存在並完整進入乳腺細胞,將成為創新奶牛保健添加劑。

Argov‑Argaman教授表示,這類生物活性因子可望成為提升乳脂與控制發炎的天然替代方案,無須使用抗生素或藥物干預。雖然距離商品化仍需克服活性穩定性、生物利用率與安全性等挑戰,但已展現關鍵潛力。

在全球進入抗藥性、減用抗生素與動物福利意識提升的時代,幹細胞分泌物提供一種更自然的農業科技選項。不僅降低抗生素與藥物依賴,減少抗藥性與殘留風險,也提升乳牛健康與穩定生產。同時透過提高乳脂含量,牛奶口感將更香濃,為乳製品業者創造溢價空間。

氣候危機與環境惡化,使乳牛更容易遭遇高溫、壓力與疾病侵擾。研究指出,幹細胞分泌物可幫助乳腺細胞在壓力環境中維持功能與穩定乳脂產量,為乳業提供天然支持。

這不僅攸關乳牛福祉,也是確保糧食穩定的基礎,有潛力應用於氣候極端或政治不穩的地區,如中東部分區域。

產業與畜牧場的下個世代轉型方向

此研究的產業意義深遠:

1、替代藥物依賴:減少乳房炎治療中抗生素的使用,符合無藥添加、有機乳品的國際趨勢。

2、提升乳脂品質:高乳脂乳品具備更佳風味與營養,迎合高端市場需求。

3、創造品牌差異化:動保與潔淨標籤消費者青睞「天然」、「無藥物」的乳品選擇。

4、擴大科技奶應用:幹細胞分泌物商品化後,有望成為餵飼管理中的新一代功能性添加物。

儘管目前研究仍為體外實驗,未來仍須進行體內試驗與產業驗證,但此項成果已為乳牛健康與乳品生產帶來嶄新想像。

幹細胞讓牛奶更健康也更香醇,乳品業迎向新世代

希伯來大學這項研究揭示間質幹細胞分泌物可自然促進乳腺細胞健康與乳脂代謝,有潛力成為未來乳業與動物營養的新解方。隨著全球對天然、安全、永續農業的需求升高,這項技術有望成為乳品業轉型升級的重要支柱。下一步關鍵,在於如何實現飼料添加形式的可行性與產業規模化應用。

審稿編輯:林玉婷

延伸閱讀
乳業最大隱形推手 業務用奶佔乳品市場4成 拉動鮮乳飲用量、小農鮮乳新勢力崛起之地
不用抗生素後牛奶竟然產量更大、更營養了?以色列生技公司如何攜手乳品業者改變酪農業難題?
進口乳來襲、酪農怎麼活?鮮乳坊龔建嘉揭穩固台灣鮮乳競爭力的三支箭

參考資料
food ingredients first,Boosting dairy: Scientists unlock stem cells for improved cow health and milk quality





Source link

0 comment
0 FacebookTwitterPinterestEmail


墨新聞|記者梁偉華/台北報導

深耕美業 40 年的領導品牌羅麗芬,始終以「專業 × 科學 × 效果」為信念,致力推動保養品產業升級。今年全新推出同名保養品牌 LUO LIH FEN,並聯手臺北醫學大學與外泌體領導企業訊聯生技,重磅打造兩款醫研保養新品——「煥能修護安膚水」與「逆時青春霜」 ,正式開啟肌膚保養的「科學新紀元」。

羅麗芬控股 x 臺北醫學大學 x 訊聯生技三強聯手 科學養膚革命正式啟動

照片提供:羅麗芬控股

40 年專業底蘊 × 北醫大產學聯手

羅麗芬深耕台灣、放眼國際,從一位胎記女孩蛻變為「美容教主」開始,至今累積無數成功見證。去年羅麗芬企業總部進駐全台唯一結合醫學大學、醫學中心、生醫產業的「北醫大雙和生醫園區」,並設立「聯合創新研發中心」,強化從成分研發、功效實證到臨床驗證的完整醫研鏈結。

羅麗芬控股 x 臺北醫學大學 x 訊聯生技三強聯手 科學養膚革命正式啟動

照片提供:羅麗芬控股

這次發表的新品,搭載北醫大研發之「紅球薑抗老化之天然物」與羅麗芬獨家研發的梔子花植萃,並經由北醫附設醫院皮膚科團隊嚴謹臨床試驗,為肌膚安全與修護力立下新標竿。羅麗芬總裁也表示:「我們希望以醫研為核心,帶動美業從傳統保養走向精準抗老,實現產業進化與美麗升級。」

羅麗芬控股 x 臺北醫學大學 x 訊聯生技三強聯手 科學養膚革命正式啟動

照片提供:羅麗芬控股

外泌體醫研加乘 × 訊聯生技強勢助攻

在打造真正有感的科學保養品過程中,訊聯生技的加入是一大關鍵突破。身為全球外泌體研發與製造的領導品牌之一,訊聯生技擁有深厚的幹細胞技術背景與外泌體提取專利。此次與羅麗芬合作,將植萃融合哺乳類幹細胞的外泌體加入保養品中,打造結合臨床醫學專業與尖端生技的專業醫研保養品系列。這項突破性的技術合作,讓原本侷限於高端醫美的幹細胞外泌體正式走入日常居家保養,也為 LUO LIH FEN 系列產品賦予更深層的修護潛能。

羅麗芬控股 x 臺北醫學大學 x 訊聯生技三強聯手 科學養膚革命正式啟動

照片提供:羅麗芬控股

「煥能修護安膚水」 高效舒緩 敏弱專用前導精華液

紅色瓶身的煥能修護安膚水,隨瓶附上由訊聯生技提煉的百億顆原裝凍乾外泌體粉末,採用獨特低溫凍乾技術,確保每一次使用時都能釋放最新鮮的活性,開封凍乾粉末後須混合安膚水即啟動活性,堪稱今年最具話題度與實力的外泌體保養品!

羅麗芬控股 x 臺北醫學大學 x 訊聯生技三強聯手 科學養膚革命正式啟動

照片提供:羅麗芬控股

煥能修護安膚水專為敏感肌、泛紅肌、醫美術後、膚況不穩定者所設計,除了外泌體,更採用北醫大紅球薑抗老化之天然物,能有效舒緩、強化屏障,再搭配梔子花萃取與外泌體,提供層層進化的「前導型精準修護」 ,解決肌膚泛紅、乾癢、屏障受損等問題。

「逆時青春霜」 專業醫研修護霜 熟齡肌抗老更精準逆時青春霜專為熟齡與乾燥肌膚量身打造,結合紅球薑與梔子花植萃,有效對抗因老化、乾燥、壓力造成的膚況失衡。更特別添加膠原蛋白、太子參、積雪草等多種植萃。青春霜質地綿密柔潤,延展性極佳,使用後能形成保護膜鎖住營養與水分,特別適合熟齡與乾性肌膚厚敷當作晚安凍膜使用。

全通路布局 搶攻電商市場 讓醫研保養走入日常

除了持續深耕全台美容院所,延續 40 年的美業專業基礎,羅麗芬控股亦積極拓展新零售版圖。記者會現場,羅總裁正式宣布將全面進軍線上電商市場,且兩款新品優惠售價皆為 2380 元,誓言讓科學養膚不再高不可攀。同時,羅總裁也預告品牌將於 8 月 15 日至 18 日參展「台北國際美容展」 ,期望讓更多產業同業看見羅麗芬在醫研升級、品牌創新與市場布局上的硬實力與新野心。

羅麗芬控股 x 臺北醫學大學 x 訊聯生技三強聯手 科學養膚革命正式啟動

照片提供:羅麗芬控股

啟動 AI 新美業教育平台 打造數位轉型世代的美業人才庫

除了產品升級,羅麗芬更同步啟動人才升級計畫,宣布成立「AI 新美業教育平台」,作為未來美業人才的數位成長基地。平台專注於培育學員運用 AI 工具與社群媒體進行個人品牌經營、內容行銷與顧客經營的實戰能力。

透過系統化課程與實戰操作,協助每一位美業從業者跳脫傳統銷售框架,擁抱內容力、數據力與創造力,真正實現「科技 × 美力」的市場升級願景。

此篇文章最開始出處為: 羅麗芬控股 x 臺北醫學大學 x 訊聯生技三強聯手 科學養膚革命正式啟動



Source link

0 comment
0 FacebookTwitterPinterestEmail


永立榮 (6973-TW) 公告 7 月營收 600 萬元,年增近 7 成。永立榮指出,7 月營收成長動能主要來自獲 INCI 核准的「小鹿羊水外泌體」核心專利技術應用在保養品的市場熱絡,客戶拉貨力道強勁。 

永立榮受惠外泌體保養品出貨動能強勁,7月營收年增近7成。(圖:shutterstock)

永立榮 7 月營收 600 萬元,月減 35.16%,年增 69.2%;累計今年前 7 月營收 4608 萬元,年增 89.29%,創下歷史新高紀錄。 


永立榮完成多款含外泌體活性成分的精華液、面膜等保養品開發,並與通路商展開合作。首波已成功切入台灣、中國高端保養品市場,突破傳統幹細胞技術侷限,快速導入功能型保養品市場,形成差異化競爭優勢。 

永立榮指出,隨著臨床驗證數據累積與品牌效益持續放大,相關產品將有助於朝醫美通路與海外 ODM 市場擴張,對營運長期成長添引擎動能。 

至於市場現況,根據國外研究機構 Precedence Research 最新報告,2025 年全球外泌體分離市場規模已超過 4.62 億美元,預估至 2033 年將達 12.45 億美元,年複合成長率 (CAGR) 達 11.64%。 

展望 2025 年下半年,永立榮對整體營運維持審慎樂觀,持續以「羊水幹細胞 × 外泌體 × 新藥開發」為發展主軸,拓展再生醫療與功能性保養應用雙軌動能。永立榮表示,在美容品業務穩定發展之下,保養品營收將成為新藥研發資金來源的穩定後盾。 

新藥專案方面,永立榮指出,目前旗下針對勃起功能障礙、乾眼症等高潛力適應症的新藥專案正穩步推進。同時,也積極拓展幹細胞外泌體原料於私密護理、牙科補骨、傷口修復等應用,推動多元場景落地與產業鏈整合,並擴大相關醫美、美容保養等產業客戶於不同國家市場等合作開發的可能性。 



Source link

0 comment
0 FacebookTwitterPinterestEmail


外泌體Exosome)作為一種細胞間通訊的奈米級囊泡,其在免疫系統中的應用日益受到矚目。從早期被誤認為細胞廢棄物,到現今被視為免疫調節與疾病標誌物的重要媒介,外泌體已然成為精準醫療與再生醫學的新興核心。本報導將系統性的剖析外泌體於免疫學中的機制、應用與臨床前沿,提供讀者一窺此領域的研究熱點與轉譯潛能。

細胞「快遞員」誕生:免疫應答、疾病傳播與修復機制,大展多元潛能

在 1980 年代,外泌體首次於網狀紅血球成熟過程中被觀察到,當時僅被視為人體代謝的副產物。然而 1996 年的研究發現,B 細胞釋放的外泌體可攜帶主要組織相容性複合體第二型(MHC class II)分子,並活化 CD4+ T 細胞,徹底改變學界對外泌體的看法。今日,外泌體被證實能夠攜帶蛋白質、脂質、核酸等多樣生物分子,在局部或遠端器官之間進行高效通訊,其角色堪比「細胞信使」或「分子郵差」。

外泌體的生成主要來自內體系統(endosomal system),經由多囊泡體(MVBs)形成並融合至細胞膜後釋放。這一過程涵蓋 ESCRT 依賴與非依賴兩大路徑,突顯其生成機制的高度調控性與冗餘性。此結構性特徵,使其在免疫應答、疾病傳播與修復機制中皆展現多元功能,奠定其在免疫醫學上的重要地位。

免疫調節雙面刃:「促炎」與「抗炎」二元並存

外泌體的免疫功能呈現出明顯的二元性。源自樹突狀細胞(Dendritic Cells, DCs)或病原刺激細胞的外泌體,攜帶 MHC 分子與共刺激分子,可直接活化 T 細胞,觸發抗原特異性應答,並在癌症免疫治療中展現應用潛能;此類 DC 來源外泌體(Dex)可視為一種非活體的「免疫突觸」,具備開發成「即用型疫苗」(off-the-shelf vaccine)條件。

與此相對,腫瘤來源外泌體(Tumor-derived Exosomes, TEX)則攜帶免疫抑制分子,如 PD-L1 與轉化生長因子-β(TGF-β),不僅能抑制 CD8+ T 細胞與自然殺手細胞(NK)的細胞毒性功能,更可誘導調節性 T 細胞(Tregs)與髓源性抑制細胞(MDSCs),形成促腫瘤的免疫抑制微環境(Tumor Microenvironment, TME)。這種促炎與抗炎的功能切換,不僅取決於來源細胞,亦深受其生理與病理微環境所調控。

「癌症疫苗」、「自體免疫調節」與「液態活檢診斷」三管齊下

在癌症免疫治療方面,Dex 疫苗已於多項臨床試驗中證實其安全性與誘導抗原特異性免疫反應之能力。異體來源 γδ-T 細胞外泌體更展現出與自體來源相似的效果,為疫苗標準化製備打開可能性。此外,工程化外泌體技術亦正在發展,可精準攜帶 miRNA 或藥物重編程腫瘤相關巨噬細胞(TAMs)與抑制癌症相關纖維母細胞(CAFs)。

自體免疫疾病方面,間質幹細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 MSCs)來源外泌體展現出優異的抗炎與免疫平衡調節能力,已於類風濕性關節炎(RA)、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等疾病模型中取得正向結果。其非活體低免疫原性高穩定性屏障穿透力,使其成為理想的「無細胞療法」(cell-free therapy)替代品。

最後,作為「液態活檢」(Liquid Biopsy)媒介,外泌體中的 miRNA 與表面蛋白日益被視為診斷與預後的生物標誌物(biomarkers)。例如,胰腺癌患者血漿中外泌體 miRNA 組合能有效區分早期病變;而血液中外泌體 PD-L1 則可用於預測免疫檢查點抑制劑(Checkpoint Inhibitors)之治療反應。

外泌體研究的迅速發展象徵著精準醫療的未來趨勢,其多功能性、穩定性與可工程化潛力,將可能顛覆傳統細胞療法與疫苗設計邏輯。未來挑戰在於如何標準化其製備流程、明確分子機制並有效臨床轉譯,朝向「訊息可控」、「作用可預」的治療與診斷新時代邁進。





Source link

0 comment
0 FacebookTwitterPinterestEmail


不管是用塗抹、用儀器導入外泌體,Akimia創辦人李佩芝博士說:「外泌體具有良好的訊息傳遞能力,但是否能有效滲透到皮膚深層並發揮預期效果,仍是研究的重點之一。」她同時也運用自己面膜的專利微電流技術,可以提高成分滲透到皮膚的深度,在新的3重泌體乾式微電流面膜中,使用了與中興大學共研來自雞蛋的外泌體,加上訊聯的豬臍帶外泌體與積雪草等等,能有更好的滲透科技,幫助肌膚重獲健康活力與光澤。特別的是,這款面膜是顛覆傳統的乾式面膜,透過抽乾水分保存外泌體,讓它更穩定,當面膜與水分接觸之後,外泌體成分就可以在肌膚上發揮最大的養膚效果。

在科學研究中,外泌體的應用正在被用於癌症治療、神經系統疾病和傷口癒合。 在化妝品產業,外泌體已成為一個不可擋的趨勢。

1.Dior極緻精萃玫瑰馥活油,20ml NT$25,000

迪奧科學家發現自家獨有的岡維拉玫瑰,具有保水、鎖水與獨特的仿生玫瑰外泌體,可以維持肌膚平衡,此玫瑰馥活油,是一種獨特的油凝萃質地,擁有油相成分可以肌膚上形成堅韌屏障,以及水相成分,幫助深層補水。實驗室運用尖端花植科技,將仿生玫瑰外泌體與玫瑰花瓣精萃油、玫瑰花瓣萃取液、玫瑰胜肽複合物等經典成分完美調和,蘊含最高濃度128種玫瑰活性分子,是迪奧有史以來蘊含最多玫瑰活性分子、最高分子多樣性的專利複方,使用感受輕盈卻滋潤,能與所有保養品產生互搭加乘功效,更建議可以再日常保養的精華或乳霜中調和玫瑰馥活油,一滴就能優化整體保養效能,使肌膚重拾油水平衡、重獲全維緊緻力。

2.Dr.Wu超逆齡肌因再生精華,30ml NT$2,200

能解決各種老化問題的高濃度精華液,添加3000ppm酵母菌外泌體,搭配1500ppm雪絨花幹細胞,具強效保濕力且質地輕盈,能迅速被肌膚吸收。在配方上添加高效五胜肽、六胜肽、酵母菌外泌體、雪絨花精萃、乳酸菌及二裂酵母萃取,從肌膚老化根源出發,修護受損肌因,改善多數輕熟齡及熟齡肌在意的皺紋、乾燥、暗沉等老化問題,逆齡效果十分顯著。



Source link

0 comment
0 FacebookTwitterPinterestEmail


衛福部醫事司長劉越萍指出,目前沒有任何一項外泌體產品被核准作為治療用途,明年1月再生醫療雙法正式上路後,將強化管理並提高罰則,違規最重可罰2000萬元。(記者邱芷柔攝)

〔記者邱芷柔/台北報導〕外泌體在醫美圈掀起熱潮,但宣稱療效、私下施打的亂象也層出不窮。衛福部強調,目前外泌體在台灣僅能用於化妝品原料,不能注射、不能宣稱療效,凡違規施打或不當廣告,皆已觸法。衛福部醫事司長劉越萍也指出,目前沒有任何一項外泌體產品被核准作為治療用途。明年1月再生醫療雙法正式上路後,將強化管理並提高罰則,違規最重可開罰2000萬元。

劉越萍今(2日)出席台灣精準醫學學會舉辦的「再生醫療臨床試驗教育訓練課程」,她表示,現在外泌體廣告常常講得好像「可以治百病」,但實際上這些產品都還處於研究階段,尚未通過人體試驗驗證療效。目前僅有一項產品以人體細胞衍生的外泌體獲核准作為化妝品原料,僅限外用、不得注射。

她也提醒,坊間許多業者經常以「幹細胞技術」為名誇大宣傳,「打進去身體裡,不是塗在皮膚上,民眾真的要多想一想。」她也舉例,到山上取泉水,沒經過消毒,好像也能喝,但裡面到底有多少細菌、生菌數多高,誰知道?瓶裝水起碼處理過,多一份安全保障,面對未經核准的療程,民眾應更加謹慎。

劉越萍指出,目前的外泌體療程,不論是提供產品的廠商,或實際施打的醫師,皆已違反「醫療法」可處5萬至25萬元罰鍰。為了避免「劣幣驅良幣」,立法院去年通過「再生醫療法」與「再生醫療製劑條例」,也就是再生醫療雙法,專門用來規範新興的再生醫療試驗與製劑應用。

劉越萍說,再生醫療雙法共有9項配套子法,已有8項完成預告,最後1項也已於上週公告,新法預計明年元旦正式上路。實施後,將明確規範再生醫療的試驗程序、適應症審查與製劑生產流程,並針對違法施打、廣告誇大等情況大幅加重罰則。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免費訂閱《自由體育》電子報

熱門賽事、球星動態不漏接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Source link

0 comment
0 FacebookTwitterPinterestEmail


蘑法二十、蛻變創新 蘑法生技於亞洲生技大展發表外泌體專利原料新亮點

深耕生技領域二十年的蘑法生技股份有限公司,於「2025亞洲生技大展」中發表其最新研發成果-專利外泌體原料「eExo-GMI」,展示在工程外泌體平台開發上的創新實力。該原料已完成國際化妝品成分命名(INCI)登錄,為全球首款以特定蛋白質包埋進食用酵母胞外囊泡,並具專利製程的外泌體成分。

專利技術開發具透明來源與穩定性驗證

蘑法生技總經理許瑞祥表示,eExo-GMI®強調原料來源可追溯性與結構明確性,經由專利技術提純所得之奈米級外泌體,具備一定的物理穩定性,並通過第三方檢測與相關安全性資料佐證,提供業界高品質、標準化的選項。電鏡影像亦顯示其外泌體具典型雙層膜結構。

專注研發外泌體應用平台,提升國際能見度

蘑法生技長期投入蛋白質與胞外囊泡領域研究,已累積超過30篇國際學術論文發表,並建立工程外泌體平台,專注於優化純度、穩定性及製程效率,拓展外泌體作為生技與化粧品原料之應用可能性。該公司強調,產品僅作為原料用途,未宣稱具特定功效,後續應用需依相關法規與科學驗證。

展會現場展示最新應用與媒合機會

此次參展以「蘑法二十 蛻變創新—靈芝外泌體」為主軸,現場展示eExo-GMI在原料研發與應用領域的最新進展,並提供與各界廠商、研發機構及學術單位的媒合交流平台。蘑法生技期許藉由創新原料與平台技術,推動台灣在國際外泌體應用市場的發展潛力,為產業注入更多創新動能。




Source link

0 comment
0 FacebookTwitterPinterest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