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y:

醫學文獻 網路分享


桃園市身心科醫師林子堯希望透過出書,教大家正確的失智症醫學知識。(記者李容萍攝)

〔記者李容萍/桃園報導〕「失智症」是高齡者常見的疾病,而且種類很多,桃園市身心科醫師林子堯昨說,只有少部分患者的記憶狀況是可恢復的,像是維生素缺乏的患者、酗酒者戒酒等,其他仍無法根治逆轉,建議「睡飽、多動腦、多遊戲、多運動、健康飲食(地中海飲食)」,及「避免三高、中風、肥胖、跌倒、頭部受傷、抽菸、喝酒、憂鬱」,是對失智症趨吉避凶的不二法門。

林子堯指出,近年美國華盛頓大學醫學院在國際頂級期刊《科學(Science)》上發表研究,指出睡眠不足會導致腦中的β類澱粉蛋白和Tau蛋白濃度也顯著升高,光是失眠一夜Tau蛋白就迅速上升50%,而β類澱粉蛋白和Tau蛋白被認為是導致腦細胞凋亡退化的原因之一,因此認為充足的睡眠能夠降低失智風險。

林子堯表示,失智症不是正常老化,是一種複雜的病態性腦部嚴重退化疾病,不僅使個人記憶力、語言能力、情緒、判斷力、睡眠和生活能力下降,甚至會出現幻覺、妄想或暴力行為,造成自己或他人極大痛苦。

林子堯透過擅長的漫畫,希望讓大家對於失智症有更多認識,進而預防、改善失智症。 (記者李容萍攝)

林子堯提到,失智症的種類很多,常見的包括了阿兹海默症(比例最高)、血管性失智症(比例第二高)、額顳葉型失智症、路易氏體失智症、帕金森氏症造成的失智症、性病、酗酒及營養缺乏等,其中只有少部分的失智症記憶狀況是可逆恢復,像是維生素缺乏的患者或是酗酒者戒酒等,其他大部分失智症仍無法根治逆轉。

林子堯說,國中時目睹阿嬤因罹患失智症而日益退化,病況到後期連至親都不認得,吃飯如廁也無法自理,他束手無策而充滿無力感,現在許多民眾對失智症一知半解,他與神經內科醫師林典佑以3年時間撰寫《失智不失志》一書,希望讓大家對於失智症有更多認識,進而預防、改善失智症。

林子堯透過擅長的漫畫,希望讓大家對於失智症有更多認識,進而預防、改善失智症。 (記者李容萍攝)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免費訂閱《自由體育》電子報

熱門賽事、球星動態不漏接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Source link

0 comment
0 FacebookTwitterPinterestEmail


是醫師也是YouTuber!血液腫瘤科醫開頻道 傳遞正確知識、為癌友打氣

台南市立醫院血液腫瘤科李楊成醫師從醫20幾年,面對成千上百的癌症病人,希望透過更多元的管道傳遞對病人有幫助的資訊,讓醫療不僅限於診間。因此成立「聽聽癌症在說什麼」的主題頻道,包含podcast、YouTube、FB粉絲專頁,和病友互動,也傳播正確與最新的醫療知識。

透過臨床點滴 看見癌友需求

每位病人或家人面對癌症,反應皆不太相同,有些從得知罹患癌症開始,無數的挑戰伴隨而來,有些病人對回診檢查好像要被宣判一樣,渾身不對勁,揮之不去的想像和負面感受持續產生。

有些癌症末期病人積極地想要存活,努力接受治療卻忘了保留一點時間好好的跟家人相處;更有病友因為害怕化療而尋求另類療法,反而延誤了治療的機會。李楊成醫師表示,有太多的故事值得分享,希望集結整理成易懂的資訊,幫助更多癌症病友。

錄製癌症節目 正確知識傳遞

李楊成醫師說,因為關於癌症的資訊多且紛亂,因此從去年開始開設podcast「聽聽癌症在說什麼」節目,陸續開立YouTube頻道跟FB粉絲專頁,跟大家分享癌症治療資訊與病友故事,也邀請病友一起來互動。裡面有哀傷,也有喜樂,更有一些令人感動的心情故事,同時提供醫療新知,還邀請保險業務專員,分享運用保險資源,畢竟癌症治療是條漫漫長路,而且所費不貲,雖然健保給付部分癌症,但如何善用商業保險支應,接受較能負擔得起治療方式也是一門學問。

李楊成醫師表示,希望這些頻道可以提供多元的資訊,讓病友藉由分享故事,能彼此得到正向力量,也避免一些醫療知識誤解,造成病人的傷害。



Source link

0 comment
0 FacebookTwitterPinterestEmail


小小醫學營提供多元的課程,核心教案「豬心解剖」與「認識骨頭」讓孩子動手操作,深入了解人體構造與運作。(馬偕醫學大學提供)

圖文/鏡週刊

為讓孩子能自小開始認識醫學、學習醫療知識,馬偕醫學大學每年暑假舉辦的「馬偕小小醫學營」,今年8月12至15日在雲林麥寮國小舉行,吸引近70位升4-6年級學生參與,並有34位馬偕醫學院的學生擔任輔導,課程包括豬心解剖與認識骨頭,讓孩子動手操作,深入了解人體構造與運作,小朋友們直呼很有趣。馬偕醫學大學表示,除了增加孩子醫學常識外,也期待讓大學生們培養人際溝通及服務精神。

廣告 更多內容請繼續往下閱讀

今年醫學營在馬偕醫學大學校長葉宏ㄧ帶領下在麥寮國小舉行,其間即使遇颱風接近依舊如期舉行,展現師生對在地教育的堅持。馬偕醫學大學主任邱美妙表示,本次醫學營提供多元課程,教案與活動設計醫學、護理、聽力、語言、視光及醫檢等基礎的知識,主要課程有「豬心解剖」與「認識骨頭」,希望能動手操作及多認識身體器官,希望能讓孩子深入了解某一器官的構造、運作。

另外,還有手語與聾人文化教案引導小朋友了解聾人文化,並學習尊重和與聽障、聾人朋友相處,還有「你不知道的eye」介紹眼睛構造與疾病,「人體萬花筒」探索大腦、胃部、肺臟等器官,並結合運動會活動,培養團隊合作精神。營隊不僅啟發孩子的醫學興趣,也讓大學生輔導員在教案設計與團隊合作中成長,培養人際溝通與服務社會的能力。

廣告 更多內容請繼續往下閱讀

馬偕醫學大學表示,希望小朋友們學習基本醫學知識後,能培養正確的衛生觀念,打造健康的生活,也期許每一位來參加營隊的小朋友,玩得開心盡興,回家也能把所學到醫療知識傳遞給家裡的爸爸媽媽、祖父母,讓在地的鄉親也能一起改變生活與衛生習慣,讓身體更加的健康。

更多鏡週刊報導
電商攜手黃國倫、寇乃馨夫妻 力挺瑪利亞基金會籌建「安老家園」
趁女員工提離職性侵 餐廳老闆賠償卻不認罪下場曝
議員黑手伸義交/揭北市義交黑幕!市府幕僚妻空降領乾薪 議員把持大隊橫行





Source link

0 comment
0 FacebookTwitterPinterestEmail


【今傳媒/記者李祖東報導】
在屏東瑪家鄉三和中村的偏鄉裡,中村長老教會裡卻傳出陣陣笑聲與驚呼聲。這裡,正進行著一場不一樣的夏令營。義守大學原住民族學生資源中心(原資中心)與醫學系攜手,帶著一群大學生,陪伴40位部落學童,用四天時間打開醫學的世界之門。

這是義守大學連續第二年來到中村舉辦營隊。對孩子而言,這不僅是一場活動,更是一年來最期待的「約定」。去年營隊結束後,不到一週,就有孩子迫不及待問:「大哥哥大姊姊,明年還會再來嗎?」今年,當醫學系學生再次出現在教會裡,那份等待終於有了答案。籌備近半年的夏令營,不只是單純的衛教,而是一次精心設計的啟蒙之旅。醫學系總召黃永勳帶領同學,將艱深繁複的醫學專業轉化為孩子聽得懂、玩得樂的趣味課程。今年營隊以「認識登革熱」為核心教案,循序帶領孩子體驗噬菌體與DNA實作、跑電泳、果糖分計算機操作,甚至透過顯微鏡觀察果蠅的神經肌肉接點。孩子們驚喜發現,醫學並非遙不可及的艱澀知識,而是能透過眼睛觀察、雙手操作而真實呈現。課程更結合大地遊戲闖關,讓醫學知識在笑聲與互動中自然吸收。學習,不再只是冰冷的名詞,而是一段充滿驚奇與探索的體驗。

中村教會主任牧師孫子貴分享道:「神學與醫學的緣分,其實密不可分!」回顧長老教會的宣教歷史,不少傳教士同時身兼醫者,他們以醫療走進部落,也以福音撫慰心靈。如今,義守大學醫學系的學生再度踏入教會,彷彿延續著百年前醫療與教育並行的傳統。教育傳道師壹喬·法之山感動地表示:「孩子們臉上的喜悅,是最真實的見證。去年的期待,如今成為今年的滿足。」義守大學原資中心主任趙仁方則指出:「透過陪伴與互動,我們希望孩子能在醫學裡看見夢想,甚至改變未來的生活方式。同時,也期盼學童將所學知識帶回家中,與父母和長輩分享,進而提升整個社區的健康意識。更重要的是,這是醫學系學生而言,也是無可取代的一堂必修課。在準備教案與引導過程中,他們學會了團隊合作與人際溝通,更在孩子專注的眼神中,看見了身為醫者的社會責任。」

四天的營隊,悄悄在孩子們心中播下了一顆小小的種子—醫學的夢想,知識的嚮往,以及對世界的好奇。對義守大學而言,這不僅是一場夏令營,更是一種「在地深耕」的實踐。當大學生走進部落,帶來的不只是醫學課程,更是希望與連結。而當孩子們笑著說「明年還要再來」的心聲時,這份善的循環便已然展開。在瑪家鄉群山的懷抱中,醫學與教育的故事,正靜靜而深遠地延續。



Source link

0 comment
0 FacebookTwitterPinterestEmail




科大校長葉玉如(科大圖片)

創校33年的科技大學計劃籌建本港第三間醫學院,並爭取現屆政府任內成立。科大校長葉玉如接受《明報》訪問時表示,成立醫學院是龐大複雜的事,目前仍在計算所需,至於能否於5年內成事,她說「盡力而為」。葉表示,構想中的醫學院定位是「醫工結合」,培訓具醫學知識之餘、亦有基本工程知識的新一代醫生,例如能應用人工智能、大數據,在醫學上應用科技。 

需培訓更多擁抱科技的醫生

葉玉如強調,香港未來要發展醫療科技,有別於僅具備醫學知識的傳統醫生,現需要培訓更多擁抱科技的醫生,才能吸引國際藥廠來港,推動本港臨床研究產業發展,助益經濟同時病人亦受益。

adblk5

新聘70教授 已補移民潮流失

她形容國際化是香港特點,有絕對優勢吸納國際人才,以科大為例,去年新聘70名教授,涵蓋生物醫學等不同領域,來自世界各地,已彌補近年因移民潮流失的教職員人數。

數據過河「會發生」  河套地區或成試點

對於本港去年與內地簽署「數據過河」的協議,容許內地敏感個人數據流動到本港,葉玉如透露由不同渠道了解,相信數據過河「會發生」,有可能透過試點推行,河套地區是一個選項,認為掌握愈多數據對科研愈有幫助。

 

ADVERTISEMENT

ad





Source link

0 comment
0 FacebookTwitterPinterestEmail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胡照鑫/台北報導

為讓孩子從小開始認識醫學、學習醫療知識,馬偕醫學大學每年暑假舉辦的「馬偕小小醫學營」,12至15日在雲林麥寮國小舉行,吸引近70位升4到6年級學生參與,並有34位馬偕醫學院的學生擔任輔導,課程包括豬心解剖與認識骨頭,讓孩子動手操作,深入了解人體構造與運作,小朋友們直呼很有趣。馬偕醫學大學表示,除了增加孩子醫學常識外,也期待讓大學生們培養人際溝通及服務精神。

今年醫學營在馬偕醫學大學校長葉宏帶領下,即使遇颱風接近依舊如期舉行,展現師生對在地教育的堅持。馬偕醫學大學主任邱美妙表示,今年醫學營提供多元課程,教案與活動設計醫學、護理、聽力、語言、視光及醫檢等基礎的知識,主要課程有「豬心解剖」與「認識骨頭」,希望能動手操作及多認識身體器官,希望能讓孩子深入了解器官的構造、運作。

cnews124250818a03

另外,還有手語與聾人文化教案引導小朋友了解聾人文化,並學習尊重和與聽障、聾人朋友相處,還有「你不知道的eye」介紹眼睛構造與疾病,「人體萬花筒」探索大腦、胃部、肺臟等器官,並結合運動會活動,培養團隊合作精神。營隊不僅啟發孩子的醫學興趣,也讓大學生輔導員在教案設計與團隊合作中成長,培養人際溝通與服務社會的能力。

馬偕醫學大學表示,希望小朋友們學習基本醫學知識後,能培養正確的衛生觀念,打造健康的生活,也期許每一位來參加營隊的小朋友,玩得開心盡興,回家也能把所學到醫療知識傳遞給家裡的爸爸媽媽、阿公阿嬤,讓在地的鄉親也能一起改變生活與衛生習慣,讓身體更加健康。

照片來源:CNEWS匯流新聞網資料照

《更多CNEWS匯流新聞網報導》

好市多攜手萬事達卡 刷Costco富邦聯名卡抽東京馬拉松2026參賽資格

毛爸毛媽福音!好市多攜富邦產險推黑鑽會員寵物專屬保障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小小醫學營上課了 馬偕醫大號召小小醫生們吸收新知 | 蕃新聞



Source link

0 comment
0 FacebookTwitterPinterestEmail


「哇,原來豬心長這樣喔!」為讓孩子能自小開始認識醫學、學習醫療知識,馬偕醫學大學每年暑假舉辦的「馬偕小小醫學營」,今年8月12至15日在雲林麥寮國小舉行,吸引近70位升4-6年級學生參與,並有34位馬偕醫學院的學生擔任輔導,課程包括豬心解剖與認識骨頭,讓孩子動手操作,深入了解人體構造與運作,小朋友們直呼很有趣。馬偕醫學大學表示,除了增加孩子醫學常識外,也期待讓大學生們培養人際溝通及服務精神。

圖說:小小醫學營提供多元的課程,核心教案「豬心解剖」與「認識骨頭」讓孩子動手操作,深入了解人體構造與運作。圖/馬偕醫學大學提供
今年醫學營在馬偕醫學大學校長葉宏ㄧ帶領下在麥寮國小舉行,其間即使遇颱風接近依舊如期舉行,展現師生對在地教育的堅持。馬偕醫學大學主任邱美妙表示,本次醫學營提供多元課程,教案與活動設計醫學、護理、聽力、語言、視光及醫檢等基礎的知識,主要課程有「豬心解剖」與「認識骨頭」,希望能動手操作及多認識身體器官,希望能讓孩子深入了解某一器官的構造、運作。

另外,還有手語與聾人文化教案引導小朋友了解聾人文化,並學習尊重和與聽障、聾人朋友相處,還有「你不知道的eye」介紹眼睛構造與疾病,「人體萬花筒」探索大腦、胃部、肺臟等器官,並結合運動會活動,培養團隊合作精神。營隊不僅啟發孩子的醫學興趣,也讓大學生輔導員在教案設計與團隊合作中成長,培養人際溝通與服務社會的能力。

馬偕醫學大學表示,希望小朋友們學習基本醫學知識後,能培養正確的衛生觀念,打造健康的生活,也期許每一位來參加營隊的小朋友,玩得開心盡興,回家也能把所學到醫療知識傳遞給家裡的爸爸媽媽、阿公阿嬤,讓在地的鄉親也能一起改變生活與衛生習慣,讓身體更加的健康。



Source link

0 comment
0 FacebookTwitterPinterestEmail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胡照鑫/台北報導

為讓孩子從小開始認識醫學、學習醫療知識,馬偕醫學大學每年暑假舉辦的「馬偕小小醫學營」,12至15日在雲林麥寮國小舉行,吸引近70位升4到6年級學生參與,並有34位馬偕醫學院的學生擔任輔導,課程包括豬心解剖與認識骨頭,讓孩子動手操作,深入了解人體構造與運作,小朋友們直呼很有趣。馬偕醫學大學表示,除了增加孩子醫學常識外,也期待讓大學生們培養人際溝通及服務精神。

今年醫學營在馬偕醫學大學校長葉宏帶領下,即使遇颱風接近依舊如期舉行,展現師生對在地教育的堅持。馬偕醫學大學主任邱美妙表示,今年醫學營提供多元課程,教案與活動設計醫學、護理、聽力、語言、視光及醫檢等基礎的知識,主要課程有「豬心解剖」與「認識骨頭」,希望能動手操作及多認識身體器官,希望能讓孩子深入了解器官的構造、運作。

cnews124250818a03

另外,還有手語與聾人文化教案引導小朋友了解聾人文化,並學習尊重和與聽障、聾人朋友相處,還有「你不知道的eye」介紹眼睛構造與疾病,「人體萬花筒」探索大腦、胃部、肺臟等器官,並結合運動會活動,培養團隊合作精神。營隊不僅啟發孩子的醫學興趣,也讓大學生輔導員在教案設計與團隊合作中成長,培養人際溝通與服務社會的能力。

馬偕醫學大學表示,希望小朋友們學習基本醫學知識後,能培養正確的衛生觀念,打造健康的生活,也期許每一位來參加營隊的小朋友,玩得開心盡興,回家也能把所學到醫療知識傳遞給家裡的爸爸媽媽、阿公阿嬤,讓在地的鄉親也能一起改變生活與衛生習慣,讓身體更加健康。

照片來源:CNEWS匯流新聞網資料照

《更多CNEWS匯流新聞網報導》

好市多攜手萬事達卡 刷Costco富邦聯名卡抽東京馬拉松2026參賽資格

毛爸毛媽福音!好市多攜富邦產險推黑鑽會員寵物專屬保障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Source link

0 comment
0 FacebookTwitterPinterestEmail


墨新聞|記者黃李舜/台北報導

「哇,原來豬心長這樣喔!」為讓孩子能自小開始認識醫學、學習醫療知識,馬偕醫學大學每年暑假舉辦的「馬偕小小醫學營」,今年8月12至15日在雲林麥寮國小舉行,吸引近70位升4-6年級學生參與,並有34位馬偕醫學院的學生擔任輔導,課程包括豬心解剖與認識骨頭,讓孩子動手操作,深入了解人體構造與運作,小朋友們直呼很有趣。馬偕醫學大學表示,除了增加孩子醫學常識外,也期待讓大學生們培養人際溝通及服務精神。

馬偕醫學大學在雲林麥寮國小舉辦小小醫學營。圖為馬偕醫大校長葉宏一。圖/馬偕醫學大學提供

今年醫學營在馬偕醫學大學校長葉宏ㄧ帶領下在麥寮國小舉行,其間即使遇颱風接近依舊如期舉行,展現師生對在地教育的堅持。馬偕醫學大學主任邱美妙表示,本次醫學營提供多元課程,教案與活動設計醫學、護理、聽力、語言、視光及醫檢等基礎的知識,主要課程有「豬心解剖」與「認識骨頭」,希望能動手操作及多認識身體器官,希望能讓孩子深入了解某一器官的構造、運作。

另外,還有手語與聾人文化教案引導小朋友了解聾人文化,並學習尊重和與聽障、聾人朋友相處,還有「你不知道的eye」介紹眼睛構造與疾病,「人體萬花筒」探索大腦、胃部、肺臟等器官,並結合運動會活動,培養團隊合作精神。營隊不僅啟發孩子的醫學興趣,也讓大學生輔導員在教案設計與團隊合作中成長,培養人際溝通與服務社會的能力。

馬偕醫學大學在雲林麥寮國小舉辦小小醫學營,吸引近70名學生參與,並由34位馬偕醫大學生擔任輔導員。馬偕醫大新任校長(前排右三)葉宏一也出席。圖/馬偕醫學大學提供

馬偕醫學大學表示,希望小朋友們學習基本醫學知識後,能培養正確的衛生觀念,打造健康的生活,也期許每一位來參加營隊的小朋友,玩得開心盡興,回家也能把所學到醫療知識傳遞給家裡的爸爸媽媽、阿公阿嬤,讓在地的鄉親也能一起改變生活與衛生習慣,讓身體更加的健康。

此篇文章最開始出處為: 馬偕小小醫生上課囉 解剖摸骨學童們超興奮



Source link

0 comment
0 FacebookTwitterPinterestEmail


立委劉建國與馬偕醫學院合作舉辦的「馬偕小小醫學營」,8月12日至15日於麥寮國小登場。(圖/記者蘇榮泉攝)

(觀傳媒雲林新聞)【記者蘇榮泉/雲林報導】在地資源有限的雲林麥寮,孩子們少有機會接觸醫學知識。由立委劉建國與馬偕醫學院合作舉辦的「馬偕小小醫學營」,8月12日至15日於麥寮國小登場,吸引近70名升四至六年級學生參與,並由34位馬偕醫學院學生擔任輔導員。這場籌備近半年的夏令營,即使颱風接近,依舊如期舉行,展現師生對在地教育的堅持。

麥寮「馬偕小小醫學營」啟動 70童動手探索醫學奧秘 - https://www.watchmedia01.com
馬偕小小醫學營吸引近70名升四至六年級學生參與,並由34位馬偕醫學院學生擔任輔導員。(圖/記者蘇榮泉攝)

馬偕醫學院主任邱美妙指出,營隊課程涵蓋醫學、護理、聽力、語言、視光與醫檢等領域,核心教案「豬心解剖」與「認識骨頭」讓孩子動手操作,深入了解人體構造與運作。其他單元如「手語與聾人文化」引導學員尊重聽障者,「你不知道的eye」介紹眼睛構造與疾病,「人體萬花筒」探索大腦、胃部、肺臟等器官,並結合運動會活動,培養團隊合作精神。

麥寮「馬偕小小醫學營」啟動 70童動手探索醫學奧秘 - https://www.watchmedia01.com
立委劉建國期望小朋友,能將醫學營所學醫療知識帶回家庭,影響父母與祖父母的生活與衛生習慣,進而促進社區健康。(圖/記者蘇榮泉攝)

營隊不僅啟發孩子的醫學興趣,也讓大學生輔導員在教案設計與團隊合作中成長,培養人際溝通與服務社會的能力。

麥寮「馬偕小小醫學營」啟動 70童動手探索醫學奧秘 - https://www.watchmedia01.com
「馬偕小小醫學營」所提供多元的課程,引導孩子們瞭解醫學院的特色,在教案內,與活動設計了醫學、護理、聽力、語言、視光及醫檢等基礎的知識。(圖/記者蘇榮泉攝)

立委劉建國表示,透過馬偕醫學院學生的指導,孩子們能在小學階段接觸基礎醫學與護理知識,有助提升自我保健意識,並為未來培養醫護人才奠基。他期望,小朋友能將所學醫療知識帶回家庭,影響父母與祖父母的生活與衛生習慣,進而促進社區健康。

麥寮「馬偕小小醫學營」啟動 70童動手探索醫學奧秘 - https://www.watchmedia01.com
核心教案「豬心解剖」與「認識骨頭」讓孩子動手操作,深入了解人體構造與運作。(圖/記者蘇榮泉攝)

立即加入【觀傳媒】官方帳號http://lin.ee/q2kd3ut精彩新聞不漏接!





Source link

0 comment
0 FacebookTwitterPinterestEmail